8月8-16日,在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与剑桥世界遗产中心的共同合作下,2025中国企业家英国剑桥研学活动圆满举行。此次研学以领军人才和跨领域为主题,旨在为MBA/EMBA学员提供更多走进海外名校学习的机会,提升国际视野与管理思维。
回顾整个研学活动,企业家们共同走进世界名校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聆听资深专家教授研修课程,沉浸式体验在剑桥大学的学习生活,实地走访剑桥启迪科技园和迈哲睿律师事务所,全方位近距离感受英国的经济和文化特色,获得剑桥第811任市长亲笔签名并颁发的研学结业证书。研学期间,丰富多元的课程和交流,帮助同学们开拓视野,启发思维,相互促学,共话友谊,留下美好回忆与满满收获。
开营仪式在剑桥大学沃夫森学院(Wolfson College)举行。Brian Heap爵士代表剑桥大学校方领导致辞,向远道而来的研学团成员们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剑桥大学的办学情况、创业支撑和成果转化机制,特别是多学科、跨领域的教育特色,希望大家都能在剑桥收获难忘的研学回忆。
学院教学管理部教学主管吕琳向为筹办此次活动付出辛勤努力的老师同学们表示衷心感谢,她希望所有成员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保持开放心态,积极交流思考,亲身探寻剑桥精神的独特魅力,结合研学期间的所学所见所闻,用在剑桥学习所给予的智慧和力量,成为各领域的卓越领导者。吕琳与王建刚班长共同代表研学团向Brian Heap爵士赠送中式纪念品。
深入参与多学科、跨领域研学课程
本次领军人才和跨领域研学,同学们沉浸式体验在世界名校剑桥大学的学习生活,来自剑桥大学五位资深专家教授为同学们带来三大领域五个主题的研修课程,内容涵盖剑桥大学发展史、中英合作、制造业与产业生态、清洁能源、仰韶文化等主题。
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院院士、剑桥世界遗产中心联席主席Laurence Smith博士在《萨瓦金项目:东北非与中国的联系》课程中指出,从中世纪到20世纪初,在萨瓦金港已知的贸易路线中,包括有来自英国、法国,特别是与中国的贸易交往日益紧密,这表明位于东北非的萨瓦金港在中西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杨国华院士,为大家详细解读了《世界顶尖剑桥大学800多年发展史》,通过丰富的资料与生动的案例,从剑桥和牛津的历史渊源到剑桥大学最具特色的书院制,再到剑桥培养的无数改变世界的杰出英才,如牛顿、达尔文、图灵、霍金......得以让大家一览剑桥大学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学术底蕴。
《仰韶文化:百年研究历程与遗产影响》课程,杨国华院士从世界遗产的角度,详细介绍了仰韶文化的发现、研究及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意义,强调了仰韶文化被誉为华夏文明的主根,不仅展示了考古研究的魅力与价值,更为大家树立了五千年文明传承下的强大底气与文化自信。
欧洲风能学会前任主席、英国皇家国防研究院Peter Tavner教授在《未来风能: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课程中,分析了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利用,让同学们站在全球视野下,更加深刻认识到了能源问题的紧迫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全球能源危机日益严峻的今天,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把握清洁能源产业也是未来企业发展的机遇所在。
《从剑桥现象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中英合作的潜力、挑战与阻碍》研学课程,剑桥大学工程系石涌江教授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入的研究,向成员们详细阐述了剑桥现象背后的原因与英国产业发展的特点,中国制造的演化与产业系统及生态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中英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剑桥大学名誉院士、剑桥市第811任市长George Pippas亲临现场,以《中英携手同行》为题为大家带来专题讲授。George Pippas市长对研学团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剑桥市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发展,并特别呼吁中英携手同行,通过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促进双方更密切的交流,共创双赢。
深度体验剑桥各学院与博物馆
剑桥大学的书院制起源于13世纪,是剑桥最大的特色之一。剑桥大学共有31所学院,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们在此生活、住宿、举办课外活动和社交。
本次研学期间,同学们住宿于剑桥大学沃夫森学院,沉浸式体验剑桥大学的学习生活。大家不再是行色匆匆的旅人,而化身为前来剑桥求学的学子,在学习与行路中开拓视野,启迪新知。成员们一行先后走进五所学院——沃夫森学院、国王学院、贾奇商学院、圣约翰学院和伊曼纽尔学院,深度体验在剑桥的学习生活。
剑桥大学不仅以其卓越的学术研究和教育质量著称,也因剑桥的博物馆群而吸引了全球的目光。研学期间,研学团成员们先后走进了菲茨威廉博物馆、考古和人类学系博物馆、塞德威克地球科学博物馆,亲身体验其中蕴藏的深厚人文与科学底蕴。
走访剑桥启迪科技园和迈哲睿律师事务所
研学期间,同学们先后走进剑桥启迪科技园和迈哲睿律师事务所考察学习。剑桥启迪科技园是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近500年历史上第一次与中国机构通过深度股权战略合作所建设运营的科技创新平台项目。该园区是启迪控股将自身发展模式全球化的全新尝试,也是清华科技园和剑桥科技园在人才与技术领域实现优势互补共赢的探索。剑桥启迪科技园规划建筑面积近4万平方米,集创新研发与创业孵化功能于一体,成为融入当地创新生态圈的典范,开创了“科技园+孵化+投资”的独特模式,通过启迪控股的全球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为孵化加速后的成熟技术创造落地中国的机会。
研学团走进剑桥启迪科技园,在这里,启迪英国高级投资分析师梁晶晶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剑桥现象”背后独特的剑桥创新生态圈及其产生的集群效应。剑桥启迪科技园入驻企业均为创新性科技企业,覆盖领域包括深科技、生命科学、新环保材料、人造药物研发等。同学们还走进生命科技创新中心——剑桥科技园第一个生化实验室暨第一个共享实验室,参观生物创新前沿科技孵化基地,了解生物科技领域最新发展动态。
研学团一行还走访了迈哲睿律师事务所(Mishcon de Reya LLP),这是一家成立于1937年的英国顶级律师事务所。在交流座谈中,高级合伙人王律师向大家介绍了迈哲睿律师事务所的业务领域与专业优势,全球合作与市场布局,使大家更进一步了解英国法律体系,有助于同学们从多角度感受英国的经济、文化和法律特色。
获颁研学证书,聚力再启新程
回首在剑桥大学的学习之旅,剑桥不仅是科学与思想的殿堂,更是文化与精神的象征。中国企业家们深入剑桥,亲身探寻剑桥大学如何在数百年的社会巨变中坚守学术独立,持续激发学生的创新活力,引领自然科学和前沿科技发展,并孕育“剑桥现象”,打造世界顶尖的科技集群与产业生态,将剑桥追求真理、倡导批判性思维的精神,融入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
在结业仪式上,George Pippas市长亲自出席,并亲笔在证书上签名,为同学们逐一颁发研学证书。大家不仅汲取了知识,获得了难以忘怀的亲身体验,收获了这份珍贵的研学证书,更开拓了思维视野,进一步增进了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拓展了各自人生的边界。
英国剑桥研学圆满落下帷幕,相信此次剑桥研学之行,不仅仅是一次研学之旅,更是多元文化的碰撞、视野的开拓与心智的重构。正如张海洋同学所言,“这次研学之旅是一次宝贵的人生经历,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不断学习和吸收不同文化的精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同学们从剑桥精神中汲取的启发与智慧,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持续助益,成为大家人生与事业中的宝贵财富。
内容来源丨教学管理部 EMBA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