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晚,经济管理学院MBA/EDP中心“院长面对面”第十讲在太白校区经济管理学院403报告厅举行。中心邀请到西北大学医学院院长、西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赵钢教授作“医学人工智能进展”的专题讲座。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助理、MBA/EDP中心主任郭亚军主持了讲座活动。
在讲座上,赵钢教授首先介绍了医学人工智能的十大进展。赵钢教授指出,生物医学大模型正成为诊疗“新引擎”,其团队研发的智能辅助系统已实现脑脊液细胞学诊断准确率超98%;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则为脑损伤患者重启“生命钥匙”,推动神经功能重建;手术机器人、自动化实验室与AI辅助制药则分别以“智慧助手”“科研加速器”等角色,突破传统医疗效率瓶颈。他特别强调,基因编辑技术迈向商业化时代的同时,需坚守伦理底线;中医现代化通过AI舌诊、脉象分析等,让千年智慧焕发现代生命力。
作为国务院特贴专家、国家精准医学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赵钢教授带领团队发明改良抗酸染色法,主持制定十余项国家级诊疗规范,并牵头研发中国首个脑膜癌病AI早筛系统。此次讲座不仅呈现了AI在影像破译、数字疗法等领域的突破,更引发对“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平衡”的深度思考。
讲座结束,郭亚军主任总结发言。他对赵院长表达诚挚谢意,赵院长精深广袤的知识和阅历将医疗类课题以如此生动的方式展现给大家,让学员们更加透彻理解医疗与人工智能背后的深意。MBA学员为赵钢院长献花,赵院长、郭主任与同学们合影留念,讲座活动圆满结束。
赵钢简介
赵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医学院院长,西北大学第一医院院长,空军军医大学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
国务院特贴专家,中央军委保健委会诊专家,陕西省委保健委专家,三秦学者特聘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计划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和国家重点研究计划精准医学重点课题首席专家。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和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各一项。发明改良抗酸染色法,被国际权威杂志评论为结核性脑膜炎诊断三大进展之首。主持《中国眩晕诊治的专家共识》(2010版和2016版)、《中国脑脊液细胞学实验室操作规范》、《中国脑脊液宏基因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和《中国脑膜癌病诊治专家共识》等多项国家指南、规范或专家共识的撰写和发布。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主编和参编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荣立个人2等功和3等功各一次。1994年获“中国青年医师年度奖”,2011年获“军队院校育才奖”,2016年获“中国杰出神经内科医师奖”,2022年获评“人民名医”。
撰文丨西北大学 谷芊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