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下午,在结束了一上午紧张的综合训练答辩后,陕西工商管理硕士学院院总部2023级MBA西安2班近30位学员在班主任魏青老师的带领下赴华阳景区,通过“主题教育+人文探访+产业研讨”三维融合模式,将MBA课堂理论深度融入乡村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实践。
重温峥嵘岁月,奋进伟大时代
走进红二十军司令部华阳旧址,看着纪念馆外院墙上的“只有参加红军,穷人才有饱饭吃!”苍劲有力的大字标语,全体人员被革命先驱无私无畏、甘愿牺牲的伟大献身精神深深感染。展馆中锈迹斑斑的土枪,泛黄的手写作战地图,无声诉说着“红色革命”的奋斗历程。在主题教育中,同学们认真听取了讲解员关于红二十五军在华阳消灭敌人、打土豪的光辉历程,现场学习了程子华、吴焕先、徐海东等革命先辈和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和革命精神。
活动现场,同学们真切的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坚守信仰、勇于担当、绝对忠诚、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得到了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郭辉同学表示:“我们要以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为榜样,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李峥辉同学表示:“我们要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在革命精神的指引下,把先烈“勇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精神发扬光大”。
科技赋能传统文化,千年智慧焕发新生
走进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造纸术鼻祖”蔡伦墓祠,同学们不仅系统了解了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历史脉络,更通过沉浸式体验古代造纸工艺,切身感受“四大发明”对中华文明传承的深远影响。何琳同学表示:“站在蔡伦墓前,我们仿佛看见商鞅变法的法治精神、张骞出使的开放胸怀与科技创新的智慧基因如何在历史长河中交相辉映”。
在展馆中,同学们了解到“蔡伦造纸术”在历朝历代的发展普及,以及世界各国的广泛传播,车媛媛同学表示“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们对文化自信有了更立体的认知”。
生态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产业融合激发创新思维
2021年9月在陕西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的吉祥物分别是“朱朱”、“熊熊”、“羚羚”和“金金”。这四个吉祥物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陕西独有的秦岭四宝:朱鹮、大熊猫、羚牛、金丝猴。这四种动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更象征着我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同学们慕名来到秦岭四宝园,与秦岭四宝“零距离”接触,近距离观察到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的数量与保护情况,增加保护珍稀动物的法律意识。同学们还来到文创商店,通过“如何通过文创产品延伸产业链”“动物保护投入与游客承载量的平衡点在哪里”等问题与园区工作人员展开交流。副班长冯瑜指出“通过了解景区每小时接待能力与动物福利标准,我们重新理解了ESG投资框架在实际运营中的应用场景”。
凝心聚力共赴星辰大海,薪火相传书写青春篇章
本次活动是在学院主管领导的支持和指导下,在MBA西安1班班委和2班班委的精心策划下,在华阳古镇的热情接待下,实现了本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研学活动。整个研学过程中,学员们不仅进行了主题教育学习,领略了华阳景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还深入探究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通过实地参观、互动交流和讨论分析,大家进一步提升了商业管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同时也增进了同窗情谊。
班主任魏青寄语全体学员“希望大家带着对华阳模式的思考,在各自领域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π型人才'——既有专业纵深,又具跨界视野,更怀家国情怀”。
院总部2023级MBA西安2班
撰文丨惠鹏程 党王鹏
摄影丨侯敏 李超